

5月22日,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數字賦能優化營商環境若干措施的通知(贛府廳字〔2023〕42號)?!蛾P于加強數字賦能優化營商環境的若干措施》共涉及15個重點任務,67條具體任務,涉及招投標領域的重點任務和具體任務梳理如下:
便利市場準入
深化應用企業名稱、經營范圍標準化自主申報。探索整合企業開辦和銀行開戶備案信息,進一步便利開立銀行賬戶。深入推進“一照通辦”,推動跨部門更多行政許可事項納入“一照通辦”改革范圍。加強特定行業前置許可信息與企業開辦“一網通辦”的共享應用。探索推行食品、醫療器械經營等許可“承諾+現場視頻”遠程審批。推行企業變更登記全程網辦,實施企業遷移“不見面辦”。
推進工程建設項目
審批全流程電子化
深化工程項目審批系統應用,推進項目審批證照、材料、簽名(簽章)、繳費的全過程電子化應用。健全完善工程項目審批流程、用時的監測預警機制,降低項目審批逾期率。深化推行“多測合一”數據共享,分階段整合測繪事項,推動用地、規劃、驗收、不動產登記等測繪成果共享互認。
推廣“互聯網+公共資源交易”
優化公共資源交易服務,大力推廣“互聯網+招標投標”應用。推行遠程異地評標常態化,探索跨省遠程異地評標。完善公共資源交易大數據分析預警模型,提高打擊串標等違法犯罪行為的精準性和針對性。逐步加強政府采購領域信用評價管理,探索建立對供應商、評審專家、代理機構和采購人的四方評價體系。暢通在線異議投訴渠道,推進在線異議處理全程網辦。
優化智慧監管服務
加強部門執法監管系統與省“互聯網+監管”平臺數據共享,實現執法監管“一網統管”。整合更新各類規劃信息數據、豐富圖層數據完整度,構建全省上下貫通、銜接一致的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注重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在安全生產、食品安全、醫療器械經營、交通運輸、生態環境等領域實施非現場監管。加快推進跨部門、跨層級、跨領域信用信息的互通共享。統籌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與信用風險分類管理,對誠信經營者實現“無事不擾”。拓展“信易+”應用場景。建立事前失信警示提醒機制,為經營主體發布信用風險提示和指導,幫助經營主體防范化解失信風險。實現行政處罰信息信用修復“不見面辦”。
強化數字化支撐能力
加強全省一體化政務大數據體系建設,加快推進省級數據共享平臺能力提升,推動省市縣三級數據匯聚聯動,實現“按需歸集、應歸盡歸”。加強全省統一的經營主體營商環境服務的信息化管理,全面鏈接、整合、開放政府涉企服務資源,豐富涉企服務場景。推進電子證照、電子印章在市場監管、工程建設、納稅繳費、社會保障、醫療保障、住房公積金、公共資源交易、交通運輸、金融服務、司法等領域的應用。
來源:江西省人民政府、中國招標公共服務平臺